主管QQ:站内信联系

爆火的工业母机 承载着中国制造业的星辰大海2023-06-25 21:34

  “要把科技创新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推动中央企业主动融入国家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创新体系,针对工业母机、高端芯片、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8月19日,国资委在扩大会议如此强调。

  许多人发现,在这次提及的重点领域中,有一个新的名词出现,而且在排序上甚至超过了目前备受关注的芯片、新能源汽车等,这引发了市场热议。

  工业母机,对于大众来说听起来或许完全陌生。但是要是提到他的别名,相信很多人都有听过,甚至见过,它也被称作就是数控机床,是制造机器的机器,是体现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基础性产业,代表了工业发展水平。主要有车床、铣床、刨床、钻床、镗床、磨床、制齿机等。

  “工业母机”概念快速兴起,吸引全市场投资者,尤其是游资的关注,一批个股涨得气势如虹。

  到底有多火?一组数据或许展现得更直观:华辰装备4天连续涨幅超65%,华中数控4天连续涨幅近45%,创世纪4天连续涨幅超30%,海天精工连续4天涨幅近30%,ST沈机4天连续涨幅近20%...“工业母机”整个板块掀起涨停潮。

  它为何能在短时间内掀起一阵波澜?它的快速发展又意味着什么?综合它的发展历史和业界行业分析,或许能够找到答案。

  工作母机制造业为各类工业提供各种机械设备,是构成现代工业的心脏,是机器制造业的主要生产品之一。工作母机类制造业是整个工业体系的基石和摇篮,处于产业链核心环节,决定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工业发展水平和综合竞争力。

  基本上所有的工业机器,都要由工业母机加工、制造,因为就不难理解工业母机的字面意思了,它就是所有机器之母。

  18世纪中叶欧美国家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的不断发展,对机械产品的质量和生产率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为了满足机械制造业日益广阔的各种使用要求,便有了现代机床雏形的产生,机床品种的发展也与日俱增。

  但是,在现代机械制造工业中单件与小批生产的零件占机械加工总量的80%以上。尤其是造船、航天、航空、机床、重型机械以及国防部门,其生产特点是加工批量小、改型频繁,零件的形状复杂而且精度要求高,采用专用化程度很高的自动化机床加工这类零件就显得很不合理。

  为了解决上述这些问题,迫切需要一种灵活的通用的、能够适应产品频繁变化的柔性自动化机床。将机械化与电子化结合起来的数控机床技术起步于20世纪50年代。1952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研发出了世界上第一台数控铣床。它极其有效地解决了上述一系列矛盾,为单件、小批生产的精密复杂零件提供了自动化加工手段。

  应用数控加工技术是机械制造业的一次技术革命,使机械制造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提高了机械制造业的水平,为社会提供了高质量、多品种及高可靠性的机械产品。

  1965年开始,研制晶体管数控系统,直到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虽然这时数控机床的数量和品种不多,但在少数复杂零件的加工中,已开始从试验阶段进入生产试用阶段。

  1972~1979年,是数控技术的生产和试用阶段。例如,研制成功集成电路数控系统;数控技术在车、铣、钻、镗、磨、齿轮加工、电加工领域开始研究或应用;数控加工中心机床研制成功;数控线切割机床也取得了较大的发展等。

  1980年以后是稳定发展阶段。通过研究和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我国的数控技术水平发展很快,已自行研制开发了三轴、四轴和五轴联动的数控系统,研制了具有工艺处理能力的加工中心等,数控机床的品种已超过500多种,其中金属切削机床品种的数控化率已达20%以上。

  因为有了机床,才能加工出制造业需要的零部件(比如高精度的螺丝)组成机器,有了机器,才有可能实现我们的高端制造,否则,中国制造2025,工业4.0,都无从谈起。

  根据NTMA发布的报告,全球机床市场2011年以来的萎缩大部分归因于中国。2019年中国机床消费额减少了64亿美元,占全球减少总额的近一半;2019年中国机床产量减少了46亿美元。过去8年中,中国机床有6年时间产量都是下降的。

  从数据看,中国已经成为全球制造业的中心,2009年以来,一直稳居世界第一大机床生产国、消费国和进口国的位置。2019年数据显示,我国机床生产总额为194.2亿美元,全球占比23.10%,机床消费总额为223亿美元,全球占比27.16%。

  虽然从生产量和消费量角度看,中国机床的规模都是当今全球当之无愧的第一,但令人心酸的是,我们正面临“大而不强”的尴尬处境:所有机床企业裹在一起,我们是最大的,但没有任何一家公司拎到国际市场上是能打的。

  由此可见,中国的机床行业十分需要出现领先的龙头企业引领整个行业发展,让中国品牌出亚洲走向世界。

  根据Wind及赛迪顾问数据,2019年全球十大机床企业中日本企业4家,德国4家,美国2家,其中日本机床龙头企业山崎马扎克2019年营业收入359.04亿元,而我国营业收入最高的10家机床企业2019年营业收入之和仅为112.54亿元,为山崎马扎克一家营业收入的31.34%,我国机床企业盈利能力远远低于海外巨头。

  从价格来看,对比也相当显著。2019年,我国金属加工机床进口均价为12.39万美元,数控机床进口均价为28.38万美元,而我国出口的金属加工机床均价则只有326.45美元,两者差距巨大。

  此前,一位机床行业的专家曾经撰文,他认为从专业的角度重新审视近十年来中国机床市场的实际竞争状态,可以概括为:低端内战、中端争夺、高端失守。比23.10%,机床消费总额为223亿美元,全球占比27.16%。

  伴随着新一轮变革正在到来,机床行业的转型升级迫在眉睫。如何转型?专家普遍认同的一个观点是,创新是关键,同时要对行业和国情的特殊性有充分认知,在此基础上找准创新的着力点,打开机床行业创新突破的通道。

  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相关人士介绍,机床虽是大国重器,但与高铁、核电设备之类的装备制造有本质的不同,机床作为通用设备,在整个制造业中有很强的顺周期性,同时机床行业又是完全市场化运营的,产业规模非常有限,且总体稳定。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机床行业产值为578亿欧元,中国产值位居世界第一位,产值为169.5亿欧元,在全球市场中占据29%的份额。2020年全球机床行业消费额为573亿欧元,其中中国消费额位居世界第一位,消费额为186.1亿欧元,在全球需求市场中占据32%的份额。

  虽然机床产业本身规模并不大,但是其所支撑的工业体系却非常庞大。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执行副理事长郭长城介绍,中国机床主机产值在2011年达到了2200亿元的最高峰,在国民经济中的占比仍很小,但是2020年中国机械制造业产值达到了22万亿,而机械制造业零部件中有三分之一由机床加工完成。因此,整个机床产业所支撑的工业规模达到了5万-7万亿元。

  “很多机床龙头企业此前多是地方国企,这一行业对地方经济的贡献并不突出,往往也不受重视,对地方来说,只有对行业特殊性有了认知,才能在追求GDP和支持产业发展中找到平衡。”相关专家说。

  在国外,机床企业基本上都是百年老店,许多传统工艺几代人代代传承,品牌定位高端,在某个细分市场上做细做精,成就了不可替代的领导者地位。而中国却不同,由于历史原因,我国机床工具行业千余家企业在国内的产业布局趋同,导致生产总量不小,低水平重复建设严重,“大而全”“小而全”普遍存在,规模效益难以释放。

  尤其是以“十八罗汉”为主的国内机床龙头企业,以前一味追求产量大规模大,对市场需求反应迟钝,竞争乏力,同时受制于地方国企的体制机制,往往又缺少创新灵活性。

  中国通用技术集团董事长于旭波曾公开表示:“机床行业的第一方阵是以德美日为代表的一些企业,它们有的企业虽然规模不大,但是长期不断地进行科技投入,一个家族几代人一直在做一件事,在专、精、特领域形成了独特的核心竞争力,值得我们学习。”

  华创证券机床行业深度报告显示,随着一批国有企业退出舞台,民营企业正在成为中国机床工业新的主力军。《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年鉴2016》显示,2015年规模以上金属切削机床企业为739家,其中私人控股的企业数量分别533家,民营企业不仅在数量方面占据了绝对优势,更以不足一半的资产占有贡献了行业近七成的主营业务收入和近乎百分之百的利润。

  概括来说,一要从制造强国的战略高度支持国内机床产业发展,二要从产业融合的深度链接上促进国企民企错位发展。智能制造和工业互联网已成为制造业转型发展的重要支撑,我国智能制造和工业互联网发展在全球处于领跑,因此机床行业面临着难得历史机遇,有望在新一轮竞争中迎头追赶。

  对于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却并没有走出一条行之有效路径的中国机床产业来说,被国资委会议提高到“工业母机”的高度在此刻显得十分重要。有财经文章认为,把“工业母机”放在近期热炒的高端芯片、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之前,表明国家对数控机床的重视程度前所未有,可能将出台扶持政策推动高端机床的国产替代。

  同时,在市场表现方面,2021年上半年,机床工具行业延续2020年下半年以来恢复性增长态势,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均实现大幅增长,质量效益明显改善,进出口双双大幅度增长,机床工具行业运行仍然保持继续向好趋势。

  然而,这些还远远不足够,徒有独立的创新意识也不够。中国的机床产业投资周期长,经营业绩很难短期实现。这样的产业如果以短视的目光来看待,很难成长出真正的优秀企业。

  对此,今年5月召开的高端工业母机产业发展论坛也指出,工业母机作为制器之器,是工业化的根本,是智能制造的基础,事关国家产业安全和国防安全。过去十年,我国工业母机产业已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和产业体系,在总体技术水平上缩小了与发达国家差距,整体处于世界第二梯队。行业上下要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迎接外部挑战,做好统筹布局:

  一是市场主导、政府支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加强顶层设计;二是需求牵引、创新驱动,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重点突破,塑造发展新优势;三是注重基础、融合发展,夯实产业基础,加快多领域、新技术、新模式融合,提高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四是自主可控、开放合作,发挥国内超大规模市场优势,积极开展国际交流合作。

  以长盛不衰的日本山崎马扎克为例,目前进入第三代家族领导人,已经领导二十年了。而此前第二代,则实权执掌了马扎克整整五十年的权印。在当前的中国,想要真正实现工业母机的自主化,需要一整套完整的发展战略、公共的研究土壤、共享的研发体系,而非让孤立的企业单打独斗。

  这是一个需要慢火细熬的行业。毕竟,在工业母机之上,承载的是中国制造业的星辰大海。

  杂志收录情况:《中国知网》《中国期刊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CAJCED)统计源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中国科协、中国图书馆学会(解读科学发展观推荐书目)》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