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QQ:站内信联系

工业产品(精选20篇)2023-12-29 03:40

  在当今的世界,随着商品经济的蓬勃发展,社会的工业化程度也得到了空前的提高。工业产品无论在数量还是在质量上都有了很大的发展,于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被各种各样的现代工业产品所“包围”。而消费大众从来也没有像今天这样用挑剔的眼光打量着身边的这些产品。这样就促使工业产品的生产者想方设法地提高自己产品的质量和改进技术,降低价格,并以此来和其他的同类产品生产者相竞争。但在信息技术和科技进步的现代,大多数的工业产品在各个方面都日益的“同质化”,产品之间的差异性变的越来越小。而今天的消费大众已经厌倦了长期面对传统或统一的产品外观,求新求变的心理在人们中普遍的存在。这样就使得工业产品外观的装饰性元素被越来越多的展现了出来,成为左右一个产品设计上是否成功,是否会受到消费大众青睐的重要因素之一。

  工业产品的外观装饰性因素有哪些,它受到产品自身哪些方面的影响,又是什么因素促使它如此被重视呢?这些都是值得产品生产者和产品设计者思考的一件事情。

  要探讨工业产品装饰性元素的相关问题,就必须先在概念上清楚哪些产品是工业产品,什么是工业产品的装饰性元素?又是哪些工业产品需要运用装饰性的元素。首先工业产品在生产技术上是区别于一般手工业制品的,是大工业化生产和机械化的产物。在生产过程当中实现了生产管理和产品零部件的标准化。其次工业产品的生产有其特定的目的性,它是以满足人们物质与精神需求为生产的目的。产品的使用功能的实现依附于技术和物质条件;而产品的精神审美的功能则要靠产品的装饰功能来实现。工业产品的装饰性元素的使用与否,装饰性的是繁是简要由该工业产品生产的目的性来决定。

  在众多的工业产品当中也并不是都需要应用装饰性元素的,是否应用装饰性元素主要还要依据该类型产品与人类个体的物质和精神需求的关系是否密切。也就是是否以产品具有物理上的使用性和精神上的愉悦性来满足个体或群体的需求。例如一些同样是工业产品但不具有以上属性的产品可以不考虑其装饰性元素或者可以最大限度的减少应用。以武器为例,武器的设计和使用和人类历史的进程几乎是同步的,它的设计和使用有其特定的目的性,即治他人于死命和保护自我。所以其装饰性元素是可以不予考虑或最大限度的被减少的。近现代武器设计史上一个著名的例子是1851年英国的“水晶宫”世博会上一举成名的美国柯尔特“海军”型左轮手枪,它在实现产品的功能性上达到了极至,而全无装饰性元素。当然一些为体现使用者身份地位和财富的特殊设计除外。

  另一些产品如农业设备、工业机械等虽然也是工业产品,具有物理上的使用性,但和人们自身个体或群体的精神愉悦性关系并不密切,因而也可以将其装饰性元素忽略不计或者可以最大限度的减少应用。

  一般来说,一件工业产品的造型、装饰元素(色彩、材料肌理、图案等)都要依附于产品的一定形体体积来实现,脱离了形体体积的载体,装饰性的元素的实现和充分发挥是受到制约的。

  例如,一个电子计算器所使用的“纽扣”电磁,由于它的体积微小,所承载的装饰性元素必然会减到最小。当然,这另一方面也是由于其产品的价值所决定的。不过体积较小产品也并不都是必须减少装饰性元素,有些体积小的产品却必须在装饰性元素的应用上下大工夫,例如香水的包装物和容器的装饰往往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消费者的选择。再让我们再来看一看一些较大体积产品的例子,从中也会有一些体会。如家用的冰箱、电视机在界面设计上就有更大的空间和多种的形式可供应用装饰性的元素。可以从最基本的材质、色彩入手;也可以从功能形态、界面构成上寻求变化。

  产品的尺寸分为实用尺度、舒适尺度和心理尺度。合理的体量感本身就是一种很好的装饰性元素,在一些情况下心理尺度被凸显了出来。例如在中国的唐代是以女性的身材丰盈为美;而之后的宋代以女性的杨柳细腰为美;到了明代富贵人家以女性小脚为美,既“三寸金莲”,这种审美风潮一直延续到清代。这些都是不同时代人们对于体量感所带来的审美感受的不同理解,这一理解也被延伸到了同一时期的工艺品和其他制品上。如中国的明清家具,明代家具以人体基本比例为依据,体量适中,而到了清代,家具的体量感有所增大,特别是身份、等级意识被与家具的体量相关。现代的工业产品从某种程度上也继承了这一特点。德国和日本两国的工业产品在世界上是闻名的,德国工业产品是以优异的产品质量体系而被公认,同时产品的体量感很强,给人以心理上的安全感。而日本工业产品则是以做工精细小巧而著称,其产品的体积往往较小。这些特征从两国所生产的汽车上也能够得到反映。

  一件工业产品装饰性元素的繁与简还与该产品自身的价值有关。例如还是以电子计算器上所使用的“纽扣”电磁为例,由于它的价值很低,增加装饰性元素就要增加生产的工序和材料成本,所以其装饰性元素必然就会减到最小。产品价值大的工业产品有理由,有更多的资金来进行造型的美化、材料应用研究和外观装饰的应用。

  大众心理层次的需求对于工业产品装饰性元素的应用有着重要的影响。“喜新厌旧”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人类的本能,也可以说这种本能是人类社会之所以进步的思想动力。在对待身边工业产品的态度上人们更是如此,不同时代消费群体对于工业产品的外观和依附于其上的装饰性元素,理解和喜好是截然不同的。

  曾经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初出现的“大哥大”移动电话,体积“巨大”、外观粗糙,样式单一,在使用和携带上也都不方便。像这样装饰性元素全无的工业产品本应该不被人们看好才是,但却受到当时人们的追捧,这是很值得引起我们思考的一件事情。在当时消费大众的审美情趣已经有了相当的提高。特别是青年人更乐于追求时尚,欣赏和购买具有新功能有,有很好装饰性的工业产品。“大哥大”这类产品可以说是简单的不能再简单的功能主义产品的典范,但却成为当时人们身份和地位的象征,也成为了一种时尚和前卫的代表。现在看来它是如此的丑陋,可以看出人们对于产品的装饰性元素的看法是受到心理需求影响的。将时间转换回今天,我们又看到了似曾相识的“面孔”,新一代“大哥大”又出现在人们的视野里。除了在技术和功能方面与当今流行的手机一致,产品体积缩小到更适合人的把握外,在外观上还是基本保持了老式“大哥大”的基本特征。简单按键和小屏幕的显示器和毫无装饰的黑色机身,确实给人能给今天的一些人以震撼,这也许就是年轻一代所追寻的“酷”吧!另一方面,也有一部分年轻的消费群体对于标准化的工业产品的装饰性元素感到不满,而进行再加工的,这也就是今天风靡世界的产品“DIY”。“DIY”可以被翻译成“自己动手做”,这一新事物的出现可以被理解为人类进入“后工业文明”时代的产物。工业产品规模化、标准化以后产品虽然在使用功能上满足了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但是在产品的审美情趣上却过于单一和缺乏个性差别。使人们感到“审美疲劳”。特别是对于现代工业产品的第一消费群体——年轻人。他们越来越追求自身生活的个性化,喜欢在各个方面表现自我,紧跟时尚。“DIY”正适合了年轻一代对于自我审美的个性需求。于是工业产品被进行了“第二次设计”,设计的重点在于对原有产品外观装饰性元素的个性化改造上。例如时下风靡世界的“手机DIY”,“汽车DIY”等。从以上的例子我们不难发现大众心理对工业产品装饰性元素有着重要的影响。而这一影响同时也反映出产品设计思想上也存在着历史反复的问题:从工业革命前的“为装饰而装饰”,到工业革命初期的“为装饰而设计”,再到十九世纪末艺术与手工艺运动所倡导的“为设计而装饰”,最后发展到今天的“为设计个性而装饰”,产品装饰形式上的“繁与简”经历着历史的轮回。

  现代工业产品在材质方面的表现力从未象今天这样富余表现力,并且还深刻地影响到产品的装饰性元素。在二十世纪20年代第一把以不锈钢为主要材料的钢管椅在德国诞生的那一刻起,人们开始真正意识到新的材料比传统的材料如:铁、木材、布、皮革更富表现力,更富于装饰性效果。另一种材料——塑料的诞生使产品在功能和结构上变得更完善,装饰性元素上的表现力也更强了。今天的塑料已经可以被赋予玻璃的特性,材质和纹理处理的像木材一样,泡沫具有了记忆能力。事实证明新材料的出现和应用总是能够带给人们新的惊奇和新的审美感受。靠新材料设计师们更容易实现一些材料机理效果、色彩对比效果、物理和化学变化效果,甚至是光学变化效果的控制。从而将产品的外观引入更多更新,更有趣味的装饰性元素。

  当今设计界共同追求的理想设计理念是以人为本,而以人为本所应该做到的就是最大程度的满足人类不同各个体的需求。这与大工业化的工业产品设计、生产背景存在着矛盾。如何在工业产品标准化的前提下突出个性差异这是值得每一个设计者思考和探索的事情。一些可变性装饰元素的应用已经得到了很好的效果,例如在产品的外观材质上模仿自然形成的木纹纹理、无意识性的机理变化等都是很好的尝试。

  今天的人们在生活中所接触到的信息量是空前的,而且今后还会变得更多。各种各样的思想意识和不同的审美情趣都会反映在新的产品设计当中,认识到这些因素的影响,把握好产品设计过程中装饰性元素与其它元素的相互关系,对于产品生产者和产品的设计者来说无疑值得重新进行一番审视。

  [2]{美}普林斯顿建筑出版社编《材料的处理》中国建筑出版社2005年9月

  采标工作应坚持企业自愿、政府推动的原则,鼓励企业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

  采标工作应围绕我市的优势产业、重点产品开展,尤其是对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航空航天、生物技术与新医药等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要有重点、分阶段的推进采标工作,引导企业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

  企业填报相关材料后,各辖市(区)局按照《采用国际标准产品标志管理方法》的规定要求,做好初审工作。采标应上报的材料包括:

  企业产品标准通过国家、行业标准采标的,登录点击在线申报---标准化---采用国际标准产品标志备案,提交相应材料。

  1、采标工作完成网上审批后,企业将申报材料纸质文本(一式两份)和申报材料电子文档报经所在地质监局审核后,报市质监局标准化处。

  2、市质监局标准化处经审批通过后,在7个工作日内发放采用国际标准产品标志证书。

  (一)、高度重视,积极推进。采标工作是基础性的标准化工作,也是提升我市标准化水平的重要措施,已纳入全市系统绩效目标考核。各地要高度重视,加强对本地企业、产品的调研,结合标准化项目申报等工作,鼓励企业以采标工作为抓手,提高制造工艺水平,推动企业技术进步,提升企业产品质量,积极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

  (二)、突出重点,服务发展。各地要深入调研本地区产业情况,科学合理的规划采标领域,选择优势行业尤其是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行重点培育扶植,推进产业优化升级。要加强对企业采标工作的前瞻性指导,多渠道多方式了解标准信息的最新资料,结合企业的生产发展方向,有针对性的开展技术指导和咨询服务,引导企业科学正确采标,切实提升企业的产品质量和标准化水平,提高采标的覆盖率。

  近年来,我国农产品加工业日渐成为国民经济基础性、战略性和支柱性的重要产业。2011年,全国农产品加工业产值超过15万亿元,占工业总产值的17.6%。

  据介绍,农产品加工业是目前我国国民经济中发展速度较快、与“三农”关联度较高、对“三农”带动较大的行业。

  相关数据显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产品加工业产值年均增长速度超过113%,明显高于同期GDP增长速度。“十一五”末,我国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从业人员2500多万人,比“十五”末增加400万人。全国已建立各类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22.4万个,上亿农户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户均增收1900多元。

  农业部乡企局副局长欧阳海洪认为,“十二五”是我国农产品加工业全面发展的重要机遇期,但自主创新不足和成果转化率低已成为制约我国农产品加工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

  欧阳海洪说,在推进农产品加工科技成果转化的过程中,科研院所、高校和加工企业要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争取在关键设备和产品开发方面有所突破,并加快新成果、新技术、新产品特别是关键技术应用的步伐,从根本上改变我国农产品加工科研成果转化率低的局面。

  吉林省是农业大省,农产品加工业是农业生产的后续产业。近年来,随着全省产业结构的调整,农产品加工业的快速发展有效地促进了农产品市场的有效需求。对加快现代农业建设,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产粮大省农产品的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产生极大地推动作用。

  新时期“三农”政策一个重要路径就是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可以实现工业对农业的反哺。经济的发展已经证明,农产品加工业为农产品提供极大的需求空间,有利于提高和维护农产品的市场价值,降低农业生产的风险。过去粮食作为原粮或初级产品,商品附加值低,效益微薄。现在通过加工农产品的附加值得到大幅度地提高,如玉米加工成淀粉,价值提高近两倍,加工成酒精,价值提高近4倍,加工成赖氨酸,价值提高近10倍,加工成化工醇,价值提高几十倍,乃至上百倍。对于吉林省来说,提高农产品的加工水平,能为农产品提供更广阔的市场,使农产品的价值得以实现,不仅可以有效降低农业生产的风险,而且可以大幅度提高农产品综合利用水平和产品附加值,拓展农产品的增长空间,使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收益得到保障,达到实际增收的目的。

  农业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市场运作,农产品加工业也要靠市场引导进行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延伸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业的平均利润率。一方面农产品加工企业通过与原料基地建立紧密联系,实现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生产,把农业生产变成工业企业生产的“第一车间”,使农业生产与工业加工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从而达到用工业思维改变传统农业的生产模式,逐步形成优质、高效、专用的农产品综合生产基地,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加快现代农业发展。另一方面,延长农业的产业链条,引导农民按照加工业要求安排农业生产,实现在生产、流通、加工等各环节的增值,并通过各种利益联结方式,使农民得到产业链条各个环节的平均利润。这样就从整体上增加了农业生产效益和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为农民增收打下坚实基础。

  目前,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给就业带来巨大压力,农产品加工业能够大量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农产品加工业一般以劳动密集型企业为主,其产业链是农民就业的主要途径之一,可以有效缓解就业压力,为农村富余劳动力提供广阔的就业空间。近年来,吉林省在农业、林业、牧业等领域,大力发展粮食加工、食品加工、生态农业等二十几个行业,直接安排劳动力4.4万人,带动63万农户就业,220.6万农民参与产业化经营。同时,有研究表明,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农民人均收入呈正相关,劳动力转移每增加1%,农民人均纯收入可增长2.28%。由此可见,农村劳动力转移已成为决定农民收入水平的关键。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延长农业产业链条,可以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切实增加农民收入。

  近年来,吉林省农产品加工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整体水平不断提高,产业竞争力不断提升,对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作用不断增强。但从总体看,加工能力还不能完全满足市场需求,增长模式也需要进行根本性的转变,农民与农产品加工企业没有形成稳定的产销关系和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联结机制,在带动农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等方面还有很大潜力可挖。

  第一,农民和农产品加工企业要形成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目前,农民与农产品加工企业仍然在不同的市场分开运行。农产品加工企业与分散的农户之间缺乏紧密的、有效的利益联结机制,许多交易是一次性的、松散的市场买断关系,还不是紧密的产业链条关系。农产品加工企业对农产品的需求基本上还是采用一次性收购的方式,很多地方并不签订任何合同,农产品加工企业与农民之间的利益关系很不稳定,也缺少明确的责任界定。在一些地方,即使加工企业与农民签订了合同,但是企业在权利和义务的规定上,往往占据主动和支配地位,内容大多数也只停留在农产品的数量、质量、价格,提供服务的质量、价格、生产资料的种类、价格等方面,而对于农民的利益在合同上很少有明确规定。目前的农产品市场机制,加工企业和农户之间还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利益共享,农民仍然得不到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加工、流通、销售等环节增值带来的利润。

  第二,农产品加工业以市场机制为基础的企业运作模式及格局尚未形成。近年来,吉林省已经出现了

  像梅河口阜康酒精有限公司、吉林天景食品有限公司这样一些龙头企业,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吉林省农产品加工业的市场空间。但是,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原材料生产和加工需求相脱节的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农业产业化的整体优势还没有体现出来。在一些县市,农业生产的数量、品种、规格等方面还不能很好地适应农产品加工业的需求。一方面,分散独立的经营方式不易形成统一或集约的生产规模,导致农产品质量不易标准化,难以满足企业对农产品的品质、规格等方面的要求。另一方面,缺乏具有市场开拓能力的大型产业化龙头企业,致使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仍然维持在传统的“种什么——加工什么——卖什么”的模式上,以市场为导向、按照“需求什么——加工什么——种植什么”的共同发展的现代模式及格局还未形成。

  第三,农产品加工业整体发展水平需要尽快提高。从市场需求的角度看,吉林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水平还不够高,加工增值和综合利用水平比较低,在带动农户增收方面还有潜力可挖。其主要表现在:虽然农产品资源丰富,但是由于吉林省的加工能力不高,产业链条短,与国内相似的农产品资源加工相比,还可以进一步提高效率。从吉林省经济发展来看,大部分农产品加工企业中,整体规模偏小,长期存在的各市县的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小、散、差”的状况尚未得到根本改变。大多数农产品加工企业和食品加工企业属于中小企业,100人以下的小型企业占90%以上,l0人以下的家庭小作坊或生产厂点占70%左右,这样的中小企业亟待整合。

  要打造农产品加工业在市场上的优势地位,就要按照市场规则完善农产品加工企业带动农户的组合制度和利益联结机制,调整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模式,扶持有竞争力的农产品深加工企业做大做强。

  用市场规则形成农产品加工业与农户的联结纽带。从近几年我国市场机制完善程度来看,农产品加工企业和农户要靠机制上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从而提高农民参与收益分配的能力。从吉林省的实际情况看,应该鼓励企业、农户和中介机构,通过“订单”农业的方式进行联合和合作;采用合同契约或股份合作规范的形式明确产销加工各方面的权利与义务;鼓励和支持农产品加工企业和农户建立稳定的购销关系,向农户提供各种形式的服务;引导农户以资金、技术、劳动力等要素入股,与龙头企业结成利益共同体,开展生产和经营服务,提高农民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引导农民自身创建农产品加工企业。

  做大做强优势农产品加工企业,提高吉林省农产品加工业的整体水平。在吉林省农产品市场和农产品加工能力上,要尽快推动初级产品加工向高附加值精深加工转变,提高生产技术水平,提高产品质量及科技含量。

  拓宽农民就业渠道,鼓励发展劳动密集型的农产品加工企业。目前,农村的就业压力很大。劳动密集型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发展可以最大限度地实现农村劳动力的有序转移,使农村的产业链向二、三产业延伸,催生以农业生产为基础的各类农产品加工企业和与农业相关的各类服务企业,促使各地区全方位开辟新的就业门路,最大程度地吸收富余劳动力,让农民获得持续稳定的收入。

  农产品深加工在产业链的发展中占据重要作用,因此,扶持一个企业的加工运作,提高产业效益,需要大力引进新的深加工设备,建立并培育深加工企业,以便为农产品深加工营造良好的运作环境。一是针对农产品深加工建立专门的管理机构,并完善相应管理机制,定期召开会议并讨论运作效果及所遇问题需要的应对措施,经常组织相关部门对全市农产品生产、养殖、加工等进行实地考察,并对遇到问题解决不了的企业给予帮助和指导,全力扶持龙头企业的发展,并在此基础上壮大龙头企业,为农产品深加工提供切实保障,并有效的促进深加工的进一步发展。二是加大农产品深加工,还需要在资金、政策上进行扶持。建立并完善扶持龙头企业发展的长效机制,加大对深加工龙头企业的资金投放力度,以达到深加工型龙头企业占所有龙头企业的三分之二以上为目标,做好资金及相应政策扶持,不断的为农产品深加工的发展创造更有利的条件。三是优先安排农产品深加工申请的所需土地,解决最基本的空间问题,才可以不断壮大龙头企业发展,使其从单一型加工逐渐进步为综合性加工模式,从加工单个产品发展为多个产品种类,从而扩大农产民加工规模。

  因地制宜,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方式。结合本地的土地资源分析,在农产品加工上,需要对上游产品的加工基地进行规划并予以重点支持,把产品、产量的配制、生产加工设备问题提上日程。大力扶持产业化基地的建设,统一培养繁育基地,主要针对畜牧、蔬菜、水果、花卉等的基地进行适宜环境建设并进一步完善提高,使农业生产方式由之前的游散化向集约化发展,在农产品的产量、质量和档次上全面提升,从而提高了整个农业生产花的经营水平。

  要想增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还需要打造农产品品牌,实施品牌发展策略,打造品牌并借助各种招商引资会、农业博览会、产品展销会等将品牌推广出去,大力宣传我市农业特有产品,努力打造一批具有特色的农产品,并逐步提成农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中的竞争能力。

  我们要抓住农产品流通这一产业化经营的命脉和关键环节,引入工业营销理念,培育市场体系,加大市场开拓力度,搞活农产品流通,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建设市场促流通,瞄准市场办企业,积极发挥企业的市场主体作用,帮助企业开拓国内外市场。我们通过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等方式,在每年的博览会上开辟优势农产品展区进行推介,积极组织企业以优势产品参加境内外各种交易会,开拓销区市场。加强市场配套设施建设和保鲜技术研究开发,吸引外地客商参与市场开拓,扩大农产品辐射范围。

  发展现代农业,必须抓好农产品的营销。农产品营销是不断满足广大群众对农产品消费需求的重要保证,也是确保农业生产者通过流通环节实现农产品价值增值、增产增收的重要手段。因此,抓农产品营销与抓农业生产一样,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级政府的重要公共职能。各级政府及农业等有关部门要认真履行好这一职能,通过营销组织引导农产品生产经营者注重产品研发、生产、定价、宣传推广、售后服务等工作,并在各个环节收集反馈相关信息。要加强农产品市场及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政策法制环境建设,创造良好的市场营销环境。要及时市场信息,引导农民按需开发和组织农业生产,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不断优化对营销的公共服务。

  各级政府抓农产品营销工作,首先要从宏观上确保农产品生产和市场需求的基本平衡,这是从根本上解决农产品买难卖难的基本前提。各级农业等有关部门应加强对各类农产品国内外市场消费需求、生产状况的调查、分析和预测、预警,并建立基本数据库,定期。对粮食、生猪等涉及国计民生的消费品,要确保必要的、合适的种养面积或数量,确保市场供给和价格稳定。必要时可通过政策激励手段引导农民增加或减少某种农产品的生产,确保市场供需平衡。对产量有大小年等现象,价格、数量波动较大的农产品,也应加强宏观调控,既保障市场供给,又确保农民增收。

  (一)培育壮大农产品流通企业。落实国家和省支持农业产业化、流通现代化以及“双百市场”工程的政策措施,重点扶持发展与农民建立稳定产销协作关系的农产品流通企业、农产品批发市场以及农民专业合作社,着力培育一批带动能力强、品牌知名度高、产品具有竞争力的外向型农业龙头企业。积极探索“农户—农民专业合作社—批发市场”一条龙流通模式。加强对农产品行业协会的管理和指导,充分发挥其在农产品营销、行业自律、风险共担等方面的作用,促进健康发展。

  (二)积极发展多元化营销主体。加快培育农村经纪人、农产品运销专业户和农村中介流通组织。鼓励工商企业特别是超市等经营居民日用消费品的企业参与农产品流通和市场建设,培育大型涉农商贸集团,提高农产品销售比重。鼓励农业龙头企业、“千镇连锁超市”等收购农产品,支持供销社、第三方物流企业利用营销网络和物流设施优势,发展配送、连锁经营等农产品流通业,使之成为农产品营销的重要力量。

  (三)大力培养农产品营销人才。将农村经纪人、农产品运销专业户等农产品营销人员纳入“千万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程”,帮助他们掌握市场营销基础知识和技能。采取专业培训、挂职锻炼等多种途径,培养一批农产品营销和管理服务人员,特别是外向型销售人才,逐步建立一支熟悉农产品产销、了解WTO规则和相关国家农产品质量标准、具有现代营销理念的农产品销售与管理服务队伍。

  (一)积极推广新型交易方式。顺应现代流通业发展趋势,积极推广连锁经营、电子商务、展示订货、合同交易、拍卖、经纪人、代储代销等新型交易方式,实现市场交易方式的多元化和现代化。引导产品相对单一的市场积极发展网上交易,建立集电子认证证书应用、网上交易、电子银行结算、第三方物流配送为一体的电子商务模式。

  (二)加快发展新型流通业态。在重点建设200家农产品连锁经营示范企业、20家大中型农产品流通企业、20个大中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和100个示范性农产品推广(配送、展示)中心的同时,引导农产品批发市场、流通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组建配送公司、物流中心,发展农产品配送业务。在鼓励连锁经营龙头企业发展直营连锁的同时,以品牌、商号、管理、技术为纽带,规范发展特许经营;鼓励连锁企业采取联合重组、战略重组、集中采购等方式,实现资源整合,提高运行效率。对农产品连锁经营,可实行企业总部统一办理工商注册登记和经营审批手续。

  (一)加强品牌创新。引导企业加强对自身商标、商号等知识产品的保护和推广,支持企业和组织申报驰名商标、知名商号、中华老字号、名牌农产品以及注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集体商标,培育100个以上在国内外具有较大影响力和知名度的农产品品牌。进一步整合品牌资源,尽可能把相同品质或地域的农产品整合起来创品牌,着力培育公共品牌。对农产品出口企业开展境外商标注册和相关国际认证等所支付的认证费和注册费,除享受中小企业国际市场开拓资金补助外,再由省外贸出口发展基金给予一定的补助。

  (二)推进品牌经营。鼓励企业增加自主品牌商品的比重,开展品牌经营,提高农产品品牌化水平。鼓励行业协会推行统一商标、标准、质量、包装“四统一”管理,培育和推广品牌。加强品牌、知识产权保护,打击不法行为,改善竞争环境。

  (一)加快农产品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在加强农产品市场信息收集、分析、和预警的同时,加快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查询系统建设,力争用2—3年的时间,使县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示范性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产品质量检测机构和国家、行业、地方质量标准等相关信息进入质量安全信息查询系统。充分发挥“农民信箱”的产销对接作用,适时组织开展信息、产销对接和产品推介活动,使“农民信箱”成为传递农产品产销信息、引导生产的重要平台。

  (二)继续开展农产品推广活动。省重点支持农业博览会、(上海)名特优新农产品展销会等综合性农业会展,支持“绿茶”、“柑桔”、“竹子”、“精品水产”等农产品推介活动。积极鼓励企业参加境外农产品站展览展销和产销对接,对其摊位费、公共布展费给予一定的补助。用于境外宣传推广农产品的相关费用,除享受中小企业国际市场开拓资金补助外,省财政再给予一定的补助。

  (三)优化农产品出口服务。简化出口农产品检验程序,积极推行绿色通道、快速核放和出口免检制度,加快出口验放速度。针对农产品进口国要求,对自有生产基地的出口农产品,在企业具备自检自控能力又具有良好诚信的情况下,以抽查检测为主,并对抽查检测合格率高的企业逐步减少抽查频率,降低检验检疫费用。鼓励企业申请农产品出口免验资格。规范各类检验检疫以及运输、港口等收费,认真落实国家质检总局制定的减免农产品出口检验检疫收费政策,对自营出口额较大企业的检验检疫费用,可由同级财政补贴。对农产品出口实行“大通关”制度,做到属地验收、关口验放。鲜活农产品进出口实行快速通关。

  (一)加快农业标准化建设。鼓励和支持企业特别是出口农产品企业采用国际标准,推动农业生产方式与国际接轨。鼓励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申请无公害农产品、绿色农产品、森林食品和有机食品认证。积极推广“市场+基地+农户”、“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和标准化生产。进一步完善并推广应用农产品质量标准,引导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按照标准建设基地、组织生产。对在省内建立的符合农产品出口标准的生产基地,由省有关部门验收合格后,省财政给予专项资金奖励。

  (二)加强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出口农产品检验检疫服务体系,支持企业加强自控自检能力建设,对重点农产品出口企业及为大宗农产品出口服务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协(商)会等进口农产品专用检验检测设备,由同级财政给予适当补助。农产品批发市场和200个摊位以上的农贸市场要配置食用农产品安全快速定性检测设施,每日开展定性检测。

  (三)加强农产品质量监管。认真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切实加强农产品质量监管。严格农产品质量信息管理。强化农产品质量可追溯管理,引导督促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加快建立健全农产品生产经营档案制度、标识制度和质量自控体系。农产品批发市场应建立经营者档案,场内经营者建立进货台帐、进货验货和进货索证等制度。逐步建立健全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动物和动物产品安全风险评估与管理制度,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一)完善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按照“政府支持、市场运作、突出特色”的原则,加强农产品流通网点的规划管理,优化资源配置和布局,结合旅游等产业发展,建设具有地方特色的县级农产品展示和配送中心,力争本辖区80%以上的特色农产品品种进入中心展示、销售。结合农业主导产业,加强产地市场建设。积极推进大中城市销区农产品物流中心建设。到年,全省力争建设一批设施完备、功能齐全、辐射能力强、年成交额5亿元以上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形成“绿色、高效、现代”的新型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

  (二)支持农产品加工流通企业改善设施。对直接服务于农业生产的用地(如植物组织培养、仓储、冷库、农机具存放用房等),在不破坏土地耕作层,并确保土地可以复垦的前提下,可作为临时用地办理;对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农产品加工用地,在上级下达的年度土地利用计划中优先安排。深入实施农产品批发市场升级改造工程,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改造为主、新建为辅”的原则,加快仓储加工、物流配送、信息网络、检验检测、公共卫生、消防安全等设施建设,完善市场功能,改善交易环境。重点产区农产品批发市场要进一步完善分级包装加工整理、检验检测、冷藏保鲜等设施建设,发展产地加工整理、预冷保鲜和农产品冷链物流。

  (三)确保主要农产品市场供应。坚决取消农产品跨区域流通的非法限制,促进农产品顺利流通。各地要建立完善粮油、猪肉等主要农产品储备制度和稳定市场供应的应急预案,加强产销区域合作,健全应急调运机制,切实保障主要农产品供应不断档、不脱销,维护市场价格稳定。

  (四)积极支持农产品出口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坚持走多元化的外向型发展道路,稳定和扩大日、韩、美、东盟等传统市场,积极开拓欧盟、中东、独联体等新兴市场,努力发展拉美、非洲和大洋洲市场,分散出口市场风险。鼓励农产品出口企业开展农产品海外市场研究、营销策划、产品推介活动,鼓励有条件的农业龙头企业到境外建立基地、设立贸易窗口或办事处。省进出口公平贸易专项资金要优先支持农产品出口企业应对国外反倾销诉讼及相关培训工作。

  (五)落实农产品出口税收扶持政策。对生产企业自营出口或委托出口农产品及其加工品,实行“免抵退”政策。各级政府不得限制农产品的正常出口。农产品加工出口企业投资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技术改造项目,所需国产设备的投资,按税法规定可享受技术改造国产设备投资抵免企业所得税的有关优惠政策。鼓励农村经纪人、专业大户为出口企业收购用于加工出口的农产品原料,收购原料视同农产品出口企业直接向农民收购的农产品,允许抵扣增值税;经主管国税部门批准后,农业龙头企业的农产品收购发票可在本省范围内跨地区使用,并简化操作手续。

  (六)加强对农产品出口的金融支持。各级金融机构在继续加强对农产品加工流通企业信贷支持的同时,重点要综合运用出口信贷、打包放款等多种手段,提供融资、结算、信息咨询等服务,并依据企业正常生产周期和贷款用途,合理确定贷款期限和额度,实行优惠利率,及时满足资信良好的农产品加工流通企业特别是出口企业的资金需求,引导其有效规避汇率风险。鼓励企业为出口农产品投保出口信用保险,其保费在中央扶持政策基础上,由同级财政给予一定的补助。对省级农产品出口企业投保出口信用保险的保费支出,由省外贸出口发展基金给予30%的补助。

  提出注塑产品的艺术创意与制造工艺相结合的设计方法,通过一系列从技术、工程、市场、管理和艺术等方面的设计管理,突破传统单一设计理念,突出工程技术和管理特性,为注塑产品的工业设计出行之有效的方法。

  设计阶段就考虑产品的可制造性,即面向制造的设计(DFM),是并行工程的重要部分,其关键在于产品设计时就考虑到产品的可制造性;目的是设计产品易于制造和装配,在保证满足设计要求和功能前提下,降低产品成本,缩短产品开发周期。

  很多DFM系统是基于零件的可制造性研究,其重点是考虑减少材料费用和制造费用,即考虑产品本身的可制造性。注塑产品DFM重视产品的结构对制造费用的影响,通过DFA(面向装配的设计)来简化产品结构,从而大幅度降低产品制造费用、装配费用,同时缩短产品制造,装配的周期,注塑产品DFM效果比单一零件DFM更显著、内容更为丰富和全面。所以,可制造性是对现实的制造工艺条件,满足用户要求的产品设计对制造资源的一种优化,产品可制造性主要涉及制造成本、时间、加工工艺性、装配工艺性等,而且各种因素对可制造性影响程度不同,所以注塑产品可制造性囊括模具设计、制造和装配,产品生产等全过程的所有因素。

  国内工业设计师普遍缺乏制造知识背景,很难理解注塑产品的功能和市场定位,设计产品尽管具有艺术创意,但从制造方面来看,可靠性不高甚至无法制造。国外工业设计起步早,水平非常高,其设计的可靠实现是以发达的制造水平为基础。参考国外的可靠设计方法,合理搭配设计和制造工艺,强化设计管理,突破以往单一设计理念,突出工程技术和管理特性,为注塑产品的工业设计提出一种行之有效的设计方法。

  可靠设计方法是通过设计管理,从技术、工程、市场、管理和艺术等方面综合实施的设计过程,将材料选择、产品设计、模具设计、工艺选择结合成有机的整体,进行充分的信息沟通,信息共享,使设计工作在最短周期内、以最小成本获得设计目标的收敛和优化。通过图1所示的设计方法实施量化设计管理,该方法符合现代企业TQCS(交货期、质量、成本和服务)的竞争战略。

  图2所示为电线缆扣,该产品是传统金属卡扣的替代品,其复合特性决定了产品定义是由技术特性的工程概念转化为以人为本的概念,构成了设计师、工程师、管理层和用户群体共同理解的基础。同时,产品定义的特性决定了市场定位,提供了生产管理决策,使设计从模糊需求转化为可测需求。

  该产品的功能易用性复合了人性化使用设计特性,满足了表面接触、习惯因素和时尚元素;另外,产品的颜色、形体、表面等设计都是建立在用户体念的基础上,复合了工业设计的外形设计方法;材料选择热塑性塑料,不仅满足了产品的弹性要求,还确保回收再生的可靠,复合绿色设计与制造要求。

  电线缆扣的孔、铰链、筋、圆角等结构的设计复合了产品结构设计、安全设计要求,便于安装、受力均匀,还满足产品的便利、安全标准的特殊要求。筋的设计为减少底部的应力,确保制造的可行性必须设计底部圆角,如图3(a)为圆角过小的分析结果,图3(b)为可靠结构。

  注塑产品工业设计的可制造性评价是对可靠性设计方法的评价,同时是对产品DFM技术的鉴定,所以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产品可制造性评价指标分为两种:技术指标、经济指标。可制造性评价体系如图4所示。

  (1)技术指标技术评价主要是评价设计方案满足设计要求和技术性能要求的程度,包括可加工性和可装配性等。

  (2)经济指标经济评价主要围绕产品设计方案的经济效益进行评价,包括方案的成本和周期等。可制造性中所包括的成本有物化劳动成本、活化劳动成本、利润、税金。周期是指产品整个开发周期的时间,但可制造性所包括的时间主要有:准备时间、加工时间、装配时间、调试时间等。

  基于实例推理的求解过程如图5所示,设计信息输入评价系统与从实例库中检索出实例信息进行比较,得到的权值大于设定的临界值判定为完全相似,否则为不完全相似或完全不相似。其中完全相似的情况极少发生;不完全相似与完全不相似也是根据实际情况给出一个临界相似度值,即相似度的下限值。不完全相似的信息经过修改,储存至实例库,使实例库具有学习和改进性;完全不相似的信息则判定为可制造性差,返回重新设计,以提高制造的可行性。

  面向注塑产品可制造性的进行深入研究,提出基于制造知识通过设计管理的方法,对产品可靠性进行模糊综合评价,在产品设计过程的早期就考虑制造因素,减少设计的反复,从而缩短产品开发时间,降低产品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同时,设计了可制造性的评价体系,通过创建实例库,将设计信息与实例进行比较评价其技术性和经济性,确保注塑产品的模具设计、制造和装配,以及产品生产的可行性。

  [1]吴凤芳.工业产品造型设计模式的研究[J].山东工业大学学报,2001,31(5):441-445.

  为什么工业产品陈列首先强调的是你的产品在经销商的店铺里有没有?因为所有的商人都想用最小的投资来获得最大的利润,经销商店铺陈列的原则永远是:能给他带来利润的产品第一。而工业品经销商的客户有相当部分是老客户,店铺里有没有现货产品他们认为并不重要,所以常常将利润低不好销的的产品直接放在仓库,甚至干脆到别的经销商那里调货了事。很明显你公司的产品若不在店铺中陈列,肯定会牺牲一部分销量。

  笔者公司将其的产品分为A 类必须陈列的产品和B 类推荐陈列的产品,与经销商签定的经销协议中将A 类产品必须陈列作为条款之一。我们要求销售人员在经销商拜访中的三个地方必到(仓库,工地,店铺),其中在店铺中的主要工作之一就是检查督促A 类产品是否已全部陈列。

  与快速消费品一样,工业品的陈列位置也会影响销售,可能不像消费品那么明显。但如果你的产品位置与同类竞争产品相比处于明显劣势,如店铺中竞争产品靠主要通道而你的产品缩在角落里 或竞争产品在上而你的产品被压在下面等。还是那句话经销商的店铺陈列原则永远是能给他带来利润的产品第一。厂家销售人员的工作就是要说服商家把本公司的产品放在最好的位置。还有一种情况是你的经销商根本就是缺乏产品陈列的基本概念,产品堆放毫无章法杂乱无章,这就要求厂方销售代表对其进行培训了。

  企划隐含着一种思考与共同讨论的活动流程,或是运用团体头脑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共同过程,因此企划是活的、有生命的、弹性的、可变动的、可长可短的、机动的。简而言之,企划能有效地激发创造力,拟定可行方针、收集资料、产生构想,最后将其具体实现。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来临,市场渐趋于完善与成熟,设计产业发展也日益蓬勃且竞争激烈。目前企业愈来愈重视设计企划组织与企划功能,设计企划对公司的贡献也日益显著,并逐渐成为产品开发流程中非常重要的阶段。产品开发流程的严谨需要一个良好的企划,所以,必须先厘清与界定企划意义、开发目标、包含因素、决定动机、评估其商业可行性等条件。产品是否符合消费者的意愿,是企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时代在变,商品概念、消费者需求亦随之改变,所以,一成不变的产品不能永远独占市场,随着产品生命周期的导入、成长、成熟、衰退之市场过程,唯有依据市场不断满足消费者需求,不断进行创新,开发出最合乎顾客需要的新产品,才是最佳的产品企划。掌握市场特性,满足消费者需求、以使用者观点企划、迅速开发并忠于原企划、进行试用品测验、采取适合的营销方式,才是适当的产品开发企划流程。企划不局限于商业营销领域,其所涵盖的范围非常广泛。就设计企划而言,产品设计企划为设计拟定主要的方向与规范,值得加以研究,以充实设计程序的完整性,提升设计功能以达到设计目标。

  经济全球化的来临,设计产业发展的竞争已从国内扩展至国际领域。大众消费行为也由目的性消费转变成手段性消费,因而,企业面临如何开发新产品才能符合市场、符合使用者需求,以及如何吸引消费者、提高购买意愿等相关课题。企划是市场竞争的产物,企业日渐倚重企划,甚至普遍达成没有企划就没有企业的共识。拥有洞悉市场取向、崭新创意、完整评估决策与严谨开发流程的企划将是促成产品开发成功的关键之一。

  产品企划目的在于收集所提案产品的背景数据、界定产品开发目标及评估其商业的可行性,其主要内容包括发掘一个商品机会、进行市场研究、分析竞争产品、提出一个新产品设计案。产品设计企划是根据公司整体的长期的目标所制订的,数据的收集涵盖市场信息、业界动向、技术水平与成本分析等,并能掌握市场之需求与条件,因此,企划对于产品设计和未来市场发展的成败尤为重要。

  所有的企划都是关乎未来的事物,并针对未来要发生的事情作决策,亦即企划是预先决定要做什么、何时做、如何做、谁来做。企划如同一座桥,连接着目前与未来。企划最重要的是需具备独特性与可行性,所谓卓越的企划就是:良好的构想+实现的可能性=巨大的期待效果。以设计导向为目标的商品企划流程,其发展形式为:(1)环境分析,包括产品分析、市场分析、消费者分析及竞争对手分析;(2)寻求问题点与机会点;(3)产品定位;(4)设定目标市场;(5)进行设计策略;(6)着手商品造形设计与品牌的开发。

  新产品成败的关键已由下游的产品质量提升至上游的设计质量,于是,要开发什么产品、如何设计等前置企划工作,成为发展的关键技术。而新产品企划方式可大概分为,传统产品企划与发展中设计企划;产品企划思想多受既定企业策略与事业目标影响,借着企划活动的推展达到产品开发目标;设计企划则是运用设计的观念与技术,将产品企划与策略规划加以结合,以产品创新为策略设计工具,引导、建立并实践企业或产业创新策略。

  Baxter 曾提到产品样式企划,认为产品的外观式样设计属艺术的一部分,但不意味着设计师可随个人喜好或灵感去作设计,必须遵循产品客观属性,涵盖了产品须配合商业市场环境,以及产品要替顾客提供特定服务与利益等因素,总而言之,产品企划的目标为:(1)收集所提议产品的背景数据;(2)界定产品开发目标;(3)评估其商业可行性。产品造型式样企划则应注重:(1)研究产品造型式样的情境;(2)检讨产品语意与产品象征意义;(3)收集其它规划活动资料作参考。因此,产品造型式样将成为概念设计、具体设计与评估设计的指针,其与产品设计规范的机能层面相同,皆为产品开发实务的重要部分。一般产品造型设计程序可区分为企划、造型设计、机构设计与生产移交等四大阶段。而设计活动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1)企划阶段,为进行最初概念发展、潜在技术与市场分析,以及简短的设计理念构想等;(2)发展阶段,其包含规划出较详细的市场与技术规格、执行并发展概念设计、测试产品原型等;(3)生产、营销阶段,这是产品开发的最后阶段,即制造工具检测、市场测试,并开始进行投入市场的准备工作。

  企划程序应该是透过客观的市场信息去建立资源分配、订定进程与预算等规划,进而制作一份设计规范作为设计师执行设计时的目标与依据。完整的设计企划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思考,以作为使用者通往设计过程的指标,并促使设计活动达成。大部分的设计企划在执行前,因设定目标、产品机能、公司体制等因素不同而有顺序上的不同。执行设计企划阶段与展开设计活动应该是水平式并进的模式。

  产品企划人员的工作项目因公司性质的差异或公司内部单位的多寡而有所不同,企划人员工作内容多数倾向于在企划开案前计划收集相关资料与规划预测。企划人员工作项目内容繁多,经分析可归纳为三大项:首先,是信息的提供,包含市场信息收集分析、竞争对手分析、销量分析、外购商品寻找等;第二,是拟定目标、方针、规范,项目有新产品开发计划、上市计划、教育训练、商品整体计划、订定设计策略、确立产品规格及导入价位、广告企划定位、开发流程规划等;最后,是产品后续的执行,包括产品发表公关、营销活动等。

  设计展开前的先期产品定义属产品企划人员的主要工作,因此,企划人员与设计师需互相协调以确立企划的内涵,其沟通协调工作经分析涵盖三个构面:第一构面为信息提供部分,此为企划人员与设计师之间最重要的交流项目,包括需求的沟通、提供市场信息、产品尺寸、开发时程沟通、功能设定、设计方针、营销通路、使用者定义、企业经营方针等项目;其次为评估构面,进行外观确认、可行性评估、设计评估等等;第三为控管构面,企划人员须扮演监督的角色以跟催设计师工作。

  因此,企划人员应具备的执行能力为:(1)市场信息搜集能力; (2)各部门的工作经验与历练;(3)具备一般基本能力外,宜再加一项自己的专长。而企划与设计需要互动的情形包括:讨论产品规格、协商产品时程、观念之沟通、进度之跟催、召开开发团队讨论会议等。而争议点则靠着高层主管仲裁,以及彼此互相协调等方式寻求平衡点。企划过程有设计人员参与的优点为:(1)设计师可扮演监督的角色,促使企划者收集市场信息;(2)设计师亦可提醒企划人员关于产品规格的定义、风格等实际层面。缺点是,设计师太过强调设计立场,可能造成整体企划案之偏颇。

  当工业产品在消费者的心理逐渐褪去光环,成为一件大众、时尚的产品时,色彩便成为了影响销售的主要因素之一。据国外产品开发行业统计,只需要增加少量的成本,色彩便可以帮助提高产品附加值15%~30%,可见在工业产品设计中要将色彩的商业价值考虑到其中。色彩在工业产品的设计、生产、营销中将增加巨大的商业价值。

  在机械设备的色彩设计方面,我们不单单要考虑设备的本身,还要注意它摆放的位置、周围的环境以及他的使用途径。在正常情况下,机械设备一般都是灰色系,为减轻操作者长期使用的心理负担,一般多采用明亮的浅灰色系。设备的一些主要设置如开关、急救按钮等多采用的是比较醒目突出的标志色彩。这样的设计,一方面可以保证操作人员在使用设备时进行正确的操作,另一方面当紧急情况出现时,操作人员可以及时、准确地进行故障清除,保证安全生产。在使用过程中,为了避免因使用环境给操作人员眼睛带来误差以及注意力分散的情况,在对机械设备的色彩设计中,应该充分考虑到操作台面、加工物以及使用环境的色彩调和、对比设计。在设计时,应将两者保持一定的色彩对比度,以保证操作人员对加工物的分辨力和视觉敏锐度。而在操作台面和室内环境的色彩设计中,应该将两者的颜色尽量保持一定的协调。在机械设备存放的空间,可以根据其加工方式的不同,选择合理的色彩进行调整,比如在热加工车间内,舍内环境应该尽量选择冷色调,在冷加工车间内,我们可以适当采用暖色调。

  交通工具的色彩,并不是为了识别,在很大的程度上是有关视觉心理的应用。比如:我们发现,各国的邮政车一般以绿色为主色调,就是利用绿色带给人们安全、可靠、值得信任的感彩;飞机使用的是高亮度的银白色,其给人以轻便的感觉;消防车使用的是火红色,给人以紧急、危险、活力等感觉;救护车多采用纯白色,突出的是宁静的视觉感受。交通工具作为城市环境的一部分,其色彩的确定还应与城市所在的地理位置、文化历史、自然风情以及人文习惯相对应。比如:在我国城市交通工具中,在北方,公交车多被采用暖色调,而南方城市的公交车多采用冷色调,这就和气候有着很大的关系。

  对于同样体积的物体,色系深的要比色系浅的看起来重。经过科学研究表明,同样体积的物体,在心理重量上,白色的物体要与黑色的物体相差两倍以上。例如:一些专业的物流公司,会将自己的车辆和包装箱设计成白色,这样,在运输途中就会让人感觉心理重量不是很大。对于一些形态上大下小的设备,为了平衡人们的视觉误差,往往对其底部加深色系,上部用浅色系,增加设备的稳定感。

  一些暖色会给人以扩张的感觉,让人觉得这个物体比实际的要大,相反,一些冷色系则会有很强的收缩感,使物体比实际的小。在工厂车间,为了让空间显得更大、更空旷,工业设备大多数选用冷色系。

  在一些产品设计中,有些产品会出现凸凹感,这是因为颜色具有运动感,一些高彩度的红色、橙色和黄色等暖色都是前进色,而低彩度的蓝色和蓝紫色是明显的后退色。前进色和后退色的色彩效果已经在很多的领域上得到了应用。例如:在一些广告宣传单上,红色和黄色的应用就比较多,可以更好地引起人们的注意。一些优惠价格以及优惠日期多采用红色或者黄色进行渲染,起到了醒目的效果。在工业产品设计中应用最广的就是汽车的涂色,国外的科学家做过专门统计得出结论,蓝色是发生事故最高的颜色,按照发生事故的比例依次是绿、灰、白、红、黑等。这也就是为什么一些高档汽车和公务车都采用黑色的原因。因为在这些颜色里蓝色是后退色,让司机感觉车子比实际的要远,容易产生追尾事故。因此,现今在汽车工业上应用的蓝色大多数都是经过表面处理并加以调和的颜色,避免产生后退感。

  当我们的眼睛盯着一种颜色看一段时间后,眼中就会出现对它的补色残像,比如我们看红榜时,长时间看后,眼睛会出现绿色的影像。在以前,为了缓解医生在手术时的眼睛疲劳,我们经常会选用绿色的服装和室内颜色,结果一些医生由于长期面对绿色,眼睛中出现红色补色,结果造成了更大的负担,反而增加了手术的难度。在面对电脑桌面时,有的人喜欢用绿色作为主背景颜色,也会出现补色的问题。所以,我们在产品设计以及研发上要慎重选择配色,避免选择对比不明确的颜色,也要避免产生补色的问题。

  因此,无论今后计算机和绘图软件多么先进,设计师都不能丢掉手中的笔,具备娴熟的徒手设计表达能力是其应有的基本素质。其作用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l、收集信,良设计师要经常用图形来记录国内外优秀的设计信息、动态、时尚及优秀作品,市场中出现的新产品,以及在图书资料、互联网中出现的各种产品设计与创新信息,这种图形表现较之文字记录更加明确直观,可以弥补文字表达的不足。而这些信息都是设计师在方案构思时的起点依据和创造元素,一个优秀的设计师要线、记录构思:设计师平时要注意观察生活,及时记录人在各种生活和工作环境中出现的问题和新的需求,总结其经验,及时记录自己对社会、自然或生活以及技术等各方面的思考和因其带来的设计灵感。

  3、激发构思:设计师在方案构思过程中,有很多方案是不成立需要放弃的,有很多方案是可以进一部深化的,有很多方案是可以互相打散或重新整合的,快速的徒手设计表达可以对众多的方案进行直观的评价、比较、筛选,以供进一步深化,或由此而产生新的灵感和构思。

  4、树立信心:快速、准确、生动的设计徒手表现图能够树立设计师设计构思的热情,树立自己的设计信心。

  5、设计交流:工业产品设计是一个群体的工作,设计师往往要和工程技术人员进行交流和配合,要和市场销售人员对产品进行预测,设计效果图是最清晰、最明确、最直观的交流语.

  6、市场预测:通过对市场与消费者进行调查与咨询,考察新产品的市场前景以及消费者对新产品的反馈意见。

  7、提供决策:准确生动的产品预想图可以为企业决策者对新产品开发提供直观判断,增加领导对新产品投人市场的信心。

  1、要具备扎实的设计修养,包括色彩的基本理论、造型基础和形态的空间想象能力,要通过训练和思考把握形态创造的审美规律,提高造型语言的传达能力,增强形态的视觉协调能力,要理解产品的设计规律,强调重点与非重点,运用绘画的虚实关系增强设计构思的艺术效果,不能一味地追求画面技巧,流于形式,使设计方案最终不能实施。要有勤奋刻苦的精神,勤学多练,熟能生巧。

  2、要学会分析各种材料质感的光影规律,归纳各种材料质感的表现方法和手段。

  3、要熟练掌握透视的基本规律和理论,养成观察与分析物体形态基本结构的方法与习惯。

  4、要陪养学科的综和性和思维的发散性,通过画图调动自己对产品设计中关于产品创新、产品功能、产品材料、产品结构、加工工艺、形态语义的整体思考能力。

  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世界经济发生很大的变化,使得商品、服务、资本和技术在全球的生产、消费和投资领域中不断扩散和发展。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社会分工的不断分化,技术层面的发展创新使得区域经济发展势不可挡,给人们的生活及世界的经济形势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此背景下产生的地区产业集群发展迅速,区域集群的发展可以有效带动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

  农产品加工业是以农产品为原料进行直接加工和再加工的工业。我国农产品加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民数量大,农产品的加工产业不仅可以提高农民的收入,还可以缩小城乡贫富差距,进而解决“三农”问题。农产品加工的产业集群,是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产物,是产业发展的创新,可以有效提升农产品加工的竞争力,促进经济发展。

  美国学者迈克尔・波特教授最先提出产业集群是指在某一特定区域内相互联系、在地理位置上集中的公司和机构的集合,一些对竞争起重要作用的并相互联系的产业和实体。农产品的加工跟其他产业有很大区别,农产品加工集群是结合农产品自身的特点,是农民、农业生产基地和农产品加工企业及其生产链的整体系统的集合,通过制度、贸易和市场相互联系在特定的一个区域,突显专业化和合作性的优点,形成分工合作,效率极高的有机整体。

  农产品加工集群有着其他产业集群的特点,这是共性,当然也有其个性特点,即特殊性。农产品加工集群是具有空间上的集中,网络化联系,制作专业化,一定区域内的共性特点。因农产品的加工业涉及的产品种类繁琐,加工成品多样,所以农产品的加工产业集群有着特有的个性特点。一是农产品加工原料来源于农作物,对农作物的依赖性很强,若没有农作物的支撑,就不可能有农产品加工产业,农作物的生产具有一定的地域性,有的农作物生产条件特殊,有专门的生产基地,即分布地区,这样集中的生产基地会有很高的农产品产量保障,运输量大运输成本高,为了加工业发展成本的缩减,应选在农产品生产基地就近集聚农产品的加工企业。例如椰子、大米、枇杷、酸枣等加工业都是集中在其生产基地的产业集聚;二是农产品的加工业要经过采集、储运、加工、包装和营销等环节,其每个环节都需要很多的厂商,这就形成一个关系紧密的生产链,相互联系,密不可分。越是产业链长的加工企业,深加工价值大的加工企业,越容易出现产业集群。生产链的延伸和相关企业的配套联系,对企业发展壮大具有很重要的意义;三是加工企业的存在对其他产业存在有着很紧密的联系。例如农产品加工企业的产品和生产过程中的附产品就是这些产业的原料和辅料,这些产业的产品又可以是农产品加工的原料和能源。牧业饲养的动物粪便可以作为农产品加工企业的来源的农作物肥料,也可作为生物能源企业的原料,用来生产热能和电能,再反馈给农产品加工业,给相关的生产提供能源支持,这是一个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的联系的整体。

  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现代农业的发展依靠先进的科学技术,借鉴现代的工业模式和利用科学管理方法进行农业的社会化生产,是农业发展更高级的表现。作为农业大国,农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撑,现代农业加工产业集群的出现,是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必然,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的必然。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有利于提升农业整体的竞争力,区域内农业的发展规模更合理,可以给农业生产基地的农民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有利于提升城镇化水平和农民的生活水平。

  产业集群源于马歇尔和韦伯的理论。产业集群不仅是同类企业在一定区域的聚集,企业内部的生产是相互联系共同发展的。集群内企业的知识流动,相互合作和学习的作用巨大。地理位置上的集中是产业集群的表现,产业的网络化是产业集群的本体,知识的流动是产业集群运行和强化的基础。农产品的加工也逐渐从低级加工走向更高层次的分类加工。

  设计是结合工作原理、资源和产品,提出某一问题的初始解决方案,并将工作原理转化为最终产品的过程。设计能力是工程师与科学家和技术员的最明显的区别。设计过程的六个基本步骤如图2所示:问题确定、初始构思、问题细化、问题分析、决策和完成。图2产品设计过程的步骤是可循环的虽然工程设计基本按以上步骤进行,但在产品的设计过程中,也允许进入后期设计的产品返回到前面的设计阶段进行设计。

  大多数工程问题都没有明确地定义,因此首先要确定问题,如图3所示。例如,当今社会的一个焦点问题:大气污染。在解决这个问题之前必须确定:什么是大气污染?什么原因导致了大气污染?是含有不洁排放物的汽车、工厂、空调?还是含有不纯空气的地理特征导致了大气污染?是否汽车的数量太多?等等。问题确定需要大量的研究,需要收集各种类型的数据,如实测数据、观点调查、历史记录、个人观察、实验数据、物理测量及物理特征等。

  一旦问题确定下来,下一步就是构思解决问题的尽可能多的方案,如图4所示。这些方案来源于集思广益、市场分析和对现有设计的研究等途径。初始构思阶段应拓宽解决问题的思路,甚至可以对现有的解决方案做彻底的改变。结合初始构思的结果,绘制若干粗略的草图,并将一些观点标示在草图上,以便引导设计过程向下一阶段进行。

  问题细化阶段的任务是将初始构思确立的方案进行细化。首先,从初始构思阶段形成的诸多方案中,选择几个较好的方案,对其细化,并且逐一评价每个方案的优缺点。然后,草图设计转换成按比例绘制的图形,以便进行空间分析、测量及面积和体积的计算,如图5所示。最后,着重考虑空间关系,面与面之间的角度,各构成元素的长度及曲面与曲面、曲面与平面、平面与平面的相贯(交)各因素。画法几何是描述这些信息的有利工具。图5问题细化

  问题分析阶段是工程学和科学原理结构最为紧密的阶段,如图6所示。通过分析、比较若干设计方案的成本、强度、功能和市场需求,评价出最好的设计方案。问题分析的各种作图法可用于将机构的功能转化为易于分析的形式,从而提供了检查设计结果的手段。一些难以用数学描述的数据也可以用作图法分析。此外,以缩小比例制作的模型也是非常有价值的分析工具,它们有利于建立运动件之间的关系及产品外观特征,也有利于评价其它的设计特性。

  在这一阶段,必须确定解决问题的一个设计方案,如图7所示。通常,最终的设计方案是前面选定的若干设计方案的特性优化组合。设计者可以单独决策设计方案,设计方案也可以由设计者同几个辅助设计人员一起决定。不管谁来决策设计方案,图形是表达设计决策的基本手段。每个设计中的未解决的问题也通常借助于图形表达,以便比较、分析制造成本、重量、操作特点及在达到最终设计前应考虑到的其它数据。

  辽宁、吉林两省是农业大省、粮食大省,但重工业一直是其支柱产业,在经济中曾占有绝对主导地位。近年来,两省立足资源优势,培育主导产业,农产品加工业“十五”、“十一五”实现了快速发展。进入“十二五”后,两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整体快速推进与转变方式相结合、园区聚集与产地加工相结合,在结构不断优化过程中,经济总量和发展速度持续大幅增长,在近两年宏观经济增速放缓的大背景下,农产品加工业大幅增长成为突出亮点。目前,两省农产品加工业已具相当规模,并越过了起步阶段,正成长为新兴的产业大军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其特点主要表现为:

  1.持续快速增长。辽宁省2010年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业销售收入 3200亿元,比2005年增长156.4%,年均增长20.7%。2012年实现销售收入8415.6亿元,比2011年增长19.9%;实现增加值2272.3亿元,比2011增长12.6%,增长速度快于全省增速(9.5%)和工业增速(9.7%)。吉林省农产品加工业“九五”开始起步,“十一五”逐步加速。2000年农产品加工业销售收入300亿元,比1995年翻了一番;2005年销售收入980亿元,比2000年增长2倍多;2010年销售收入2550亿元,比2005年增长1.5倍;2011年实现农产品加工业销售收入3083亿元,增长20.9%;2012年销售收入突破3545亿元,增长15%。

  2.成长为支柱产业。长期以来,辽宁一直以装备制造、冶金和石化三大支柱产业闻名于世,农产品加工业比重小、地位不突出。2008年全省农产品加工业增加值首次突破1000亿元,2011年便紧随第一支柱装备制造业之后,发展成为全省第二大支柱产业。2012年辽宁农产品加工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9.4%,仅次于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占比(30.1%),支柱地位更为稳固。多年来,吉林工业一直以汽车和石化两大产业为支撑,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壮大,使工业经济从两轮驱动转向三足鼎立。2012年农产品加工业销售收入突破3545亿元,增长15%,农产品加工业已成为吉林省第二大支柱产业。辽宁省的沈阳市、铁岭市和吉林省的长春市、吉林市农产品加工业也已发展成为本市的第二大支柱产业,长春的榆树市则已成长为第一大支柱产业。

  3.产业特色初步形成。辽宁吉林两省注重立足当地资源优势,使农产品资源优势逐步转变为了农产品资源强势。辽宁已经形成了玉米、稻米、油料、乳品、生猪、牛羊、肉禽、果蔬、水产、药材、酒类、纤维面料、服装、饲料、家具等十五大农产品加工产业链。吉林以玉米、水稻为主的粮食加工业,以大豆为主的油脂加工业,以肉猪、肉牛、禽业、乳业为主的畜禽产品加工业,以中药、特产、绿色食品等为主的特产加工业等10大行业规模不断增加,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不断增强,粮食、畜禽和特色产品加工品种从不足100个发展到3000多个,其中玉米加工增值幅度达到数十倍。

  4.涌现出一批优势骨干企业。吉林全省较大规模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达到4000个,部级龙头企业达到47户,省级重点龙头企业451户,其中销售收入亿元以上的176多户;超百亿元的7户,粮食加工能力达到350亿斤,畜禽加工能力达到4.1亿头(只),农产品加工业覆盖农户253万户,占农户总数的66.4%。农产品综合加工水平由全国的第十二位升到第八位。目前,长春大成玉米公司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的玉米深加工企业之一,加工能力位居世界第二,赖氨酸销售量占据世界市场的70%。皓月集团成为亚洲最大的肉牛加工企业,牛肉出口量占全国的50%。德大公司成为国内最大肉鸡加工企业,进入全国进出口500强。辽宁省2012年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达到3866个,优势企业如辽宁禾丰牧业股份有限公司在国内外注册企业已达108家,2012年产值达到139亿元,位列全国饲料行业前10强。辽宁辉山控股集团自营牧场已达52个,存栏奶牛12万头,自有奶牛数量位列全国第二位。

  5.企业集群化趋势明显。辽宁吉林两省近几年新建的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大多建在了省、市、县三级的工业园区、经济开发区、农产品加工业园区等各类园区,并且老企业也积极向园区聚集,农产品加工园区的产业集群、示范引领和规模效应正在迅速增强。如辽宁建设形成了沈北辉山农产品加工区、大连庄河水产农产品加工区、海城纺织工业园、本溪中药加工园、铁岭开西农产品加工区、东港海产农产品加工区等一大批高密集度的农产品加工园区,沈阳市沈北辉山农产品加工区已拥有农产品加工企业428家,其中世界500强企业8家、部级龙头企业6家,2012年实现农产品加工产值598亿元。长春市目前已相继建成15个规模较大、辐射带动能力较强的农业产业化集中区,如长春生物产业园区规划面积61.3平方公里,已建设27个项目,投资1亿元以上的项目13个,其中投资10亿元项目1个、100亿元项目1个。

  一是促进粮食等农产品生产持续稳定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的快速发展和龙头骨干企业的快速发育,一方面,稳定了粮食和畜产品市场与价格,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一方面直接建设了一大批规模化、标准化、专业化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带动了农户生产的标准化和专业化,提高了粮食等农产品生产能力。吉林省粮食生产连续七年丰收、近五年连创历史新高,2012年粮食产量达到668.6亿斤,总产位居全国第五位,亩产实现966.8斤,多年居全国第一,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定提升到600亿斤阶段性水平;畜牧业产值实现1139亿元,人均肉类占有量连续多年居全国首位。吉林省农委同志讲,吉林近几年农业之所以取得这些成绩,最根本的原因是吉林农产品加工业快速发展,对农业生产发挥了非常重要的支撑作用。

  二是破解了长期困扰主产区卖粮难的难题。辽宁吉林两省特别是吉林省,作为全国商品粮基地,农民卖粮难、购销企业储粮难、销售难长期是困扰粮食生产流通的“老大难”问题,成为影响粮食价格、收益和农民生产积极性的关键因素。2011年吉林取得加工许可证的企业,稻谷年加工能力达到了1104万吨,相当于当年水稻产量的1.78倍,实际加工405万吨,相当于水稻产量的65%。全省玉米加工能力2000年只有185万吨,2011年仅深加工能力就增加到1000万吨左右,加工能力增加至当年产量的42.7%。粮食加工业产能迅速增长,一方面拉长了粮食产业链条,转化增值的幅度不断提高,供给能力不断增强,把吉林人的玉米黄金梦变成了现实;另一方面,改变了库存粮食超负荷状况,克服了仓容(即库存)严重不足、储存条件差的问题,缓解了铁路运输压力,彻底扭转了过去丰收后粮食卖不了、储不下、调不出、补不起和增产不增收甚至增产减收的局面,破解了卖粮难题,粮食生产形成良性循环,在更高层次上保证了粮食安全。

  三是成为农业大县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农产品加工业不仅正在改变“农业大县、工业小县、财政弱县、农民穷县”的状况,而且成为农业大县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2012年长春德惠市工业主营业务收入的70%和农民收入的35%来自农产品加工业,农产品加工业吸纳就业20万人,辐射40%的农户。长期位居全国产粮大县之首的榆树市,2012年农产品加工业企业总数8798户,占全县工业的88.9%;从业人员8.7万人,占全部企业的89.7%;总产值451.1亿元,占全部工业的89.8%;实现利税34.3亿元,占全部企业的88.6%。

  四是有力地促进了农村城镇化。目前,吉林省多数县市,农产品加工业已经成为县域工业的主导产业,县域GDP、固定资产投资、财政收入三项指标增速连续四年超过全省平均水平。2012年县域GDP7400亿元,同比增长16.2%;固定资产投资8711亿,同比增长30%以上;财政收入805亿元,同比增长35%以上。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增强了县域经济发展活力,并且通过园区等形式实现产业聚集,进而有效推进了区域内经济社会发展,有力推动了农村城镇化步伐。

  辽宁吉林两省农产品加工业之所以能在短期内迅速做大做强,重要原因是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农产品加工业,制定实施一系列政策措施,积极引导支持农产品加工业做大做强。

  一是加大组织推动力度。近些年来,面对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各级党委政府及时调整工作思路和指导思想,从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实现城乡一体化和共同繁荣的战略高度,把农产品加工业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用工业化思维谋划农业,用效益理念运作农业,用提升产业层次发展农村经济,加强指导,合力推进,研究对策,出台措施,有效推动了农产品加工业加快发展。

  二是制定出台扶持政策。辽宁省从2010年开始,全力推进10亿元农产品加工大项目建设,每投资建设一个10亿以上项目,省政府给予1亿元奖励资金,目前已有92个特大项目开工建设,实际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67.3亿元。省政府制定出台了新建私营企业(含农产品加工企业)三年免征所得税政策。省发改委每年拿出2000万元配套支持国家投资的农产品加工业项目。省财政从2008年开始每年拿出4000万专项资金,开展农产品加工企业融资担保试点,并且给担保企业2%的利息贴息,目前担保资金总额已达到2亿元,一次性分别奖励省级名牌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和部级名牌产品20万元、 60万元和100万元。吉林省2005年、2009年和2012年分别出台了推进农产品加工业加快发展的政策文件。省政府设立农业产业化专项资金,采取贷款贴息、项目补助形式,引导金融资本进入农产品加工业,连续七年每年安排2亿多元专项资金,拉动社会投入300多亿元。

  三是政府搭台银企合作着力破解融资瓶颈。吉林省农委与省建设银行、省农村信用社签订了《全面合作框架协议》,组建农业担保机构,开展银企对接,2012年仅建设银行就为涉农企业融资148.75亿元。辽宁省为了帮助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缓解贷款难题,2008年、2010年、2011年举办银企对接活动,解决了1200多个项目的固定资产投资和流动资金贷款需求,落实贷款资金38.5亿元。同时,配合10亿元大项目建设,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招商活动,2011年、2012年两次举办了全省农业产业化农产品加工招商峰会,世界500强企业、国内多家知名企业出席了峰会,招商项目600多个。

  四是坚持实施园区发展战略。各级各地突出强化了农产品加工园区、经济开发区等各类园区建设,把园区作为承接农产品加工项目的主要载体,并不断完善园区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有力促进了农产品加工业集约发展,有效缓解了生产要素不足的制约和环保治理的压力。榆树市传统的农产品加工企业主要分布在各乡镇村,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分散无序,仅五棵树镇就有小酒厂160多家、豆腐作坊140多家。榆树市重点建设了五棵树经济开发区和环城工业集中区,基础设施六通一平,以优惠条件引导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进入两区,新建项目尽可能摆放两区,目前,园区集群和集聚效应以及辐射带动能力已初步显现。

  五是培育龙头企业打造农产品加工业的强势主体。辽宁吉林两省在调整结构、转变发展方式过程中,采取多种政策措施,积极培育、发展和做大做强龙头企业,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在农产品加工转化、多重增值、打造品牌、开拓市场、辐射带动农民的重要作用,在农产品加工业快速发展过程中,一批规模较大、实力较强的龙头企业迅速成长起来。吉林省近几年新上较大规模农产品加工项目2129个,其中投资1亿元以上的就有52个,形成了玉米、水稻、大豆、肉猪、肉牛、禽业、中药、特产、乳业、绿色食品等10大龙型加工企业群。辽宁铁岭市实施项目牵动发展战略,把项目建设与招商引资有机结合起来,以固定资产投资10亿元以上大项目建设为重点,同步推进亿元及500万元以上中小项目建设,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工程取得了突破性进展。2012年新上亿元以上农业产业化项目22个,固定资产投资45.42亿元。目前,全市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达到425家,其中销售收入超亿元企业270家、超5亿元企业27家、10亿元以上企业8家。

  在调研中,基层有关部门和企业反映了许多当前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存在的矛盾与问题,归纳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