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QQ:站内信联系

“双减”后这个街道的“彩虹周末营”里欢乐多2023-06-17 12:14

  “双减”新政落地后,团市委、市少工委提出“15分钟幸福圈”。在江湾镇街道,少先队员可以在市民驿站里搭建机械臂,参加彩虹周末营,在社区还能成为儿童规划师参与儿童友好社区建设。江湾镇街道的社区资源填补了少先队员的课余生活,为“15分钟幸福圈”赋能,让少先队员健康成长,更好地融入社区生活、参与社区建设。

  日前,虹口区江湾镇街道彩虹湾社区的第一市民驿站里,社区里的“老宝贝”和“小朋友”共同呈现了一台精彩的社区音乐会。

  “‘双减’前来我们市民驿站的主要是社区里的老人和3岁以下的幼儿。”虹口区江湾镇街道第一市民驿站站长章建新感叹,现在越来越多社区里的中小学生来参加市民驿站 “彩虹周末营”的活动。

  上海市凉城第二小学学生杨元亨已是第二次在这里登台进行二胡独奏了。今年暑假,章站长想尝试邀请中小学生来参加“彩虹周末营”活动,加入原本都是老年人表演的社区音乐会。杨元亨的舅爷爷是市民驿站管乐团团员,听说这个消息就推荐了杨元亨来参加。杨元亨从来没有登台演出经历,第一次登台紧张极了。演奏结束了,观众们给予他掌声,他受到了极大鼓励。“这次小杨老练多了。”章站长说。杨元亨的父亲也特别有感触:“过去让孩子练琴他都很不情愿,自从在市民驿站演出后,他一直盼着再来演出,每天都坚持练琴两个小时。”

  除了“老粉丝”,社区音乐会也吸引了越来越多“新伙伴”,上外附小二年级的鲁逸阳就是其中之一。他是跟着妈妈来试试的,不过由于学的是钢琴,没办法带来演出,最后他表演了朗诵。“刚开始‘双减’时,作业和课外补习班都没有了,我还很忐忑。但现在发现学校平时的教学更花心思了,而空出来的双休日安排更有弹性。”不过,鲁逸阳的妈妈也有了新“烦恼”,如何安排这些空闲时间。市民驿站为孩子们打造的“彩虹周末营”正好解决了这个问题,“这里不仅有社区音乐会,还有驿站书屋和各种动手活动,方便又有意思,孩子喜欢,家长放心。”

  周中放学后,16:00,江湾镇街道第一市民驿站二楼的群团厅里热闹起来,复兴实验小学20余名小学生两人一组围坐在桌前,桌上放着29种搭建机械臂的零件,每人面前摊开《工程大师》读本,他们开始了40分钟动脑动手之旅。

  机械臂由底座、机械臂和前端夹爪构成,五年级少先队员王奕霖按照32张图解步骤,比对零件大小进行拼装搭建,在老师的指导下,半小时他已经完成了大半。喜欢科技、编程的王奕霖很喜欢这样的课后安排,比放学就回家写作业开心多了。

  复兴实验小学校长司徒琼从学生的笑脸中感受到他们的投入,“社区活动作为学校的补充,不应该停留在折纸手工等简单课程,提高活动的层次才能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她还觉得社区可以为孩子提供项目化的学习,“通过小课题自己去发现问题,并用自己的视角去探索、解决问题。”

  江湾镇街道在“双减”后,为学生搭建了彩虹周末营,在课余时间开设体系化、课程化的社区活动。王奕霖就参加过12节无人机课程,每周六他都兴致勃勃学习无人机知识,了解机身组成、飞行器工作原理,学习四旋翼无人机组装与调试,还可进行起飞、上仰等实操,给他打开了无人机世界的大门。

  街道第一市民驿站只是江湾镇街道所辖六个市民驿站的缩影。如第二市民驿站(党群服务站)开展插冰淇淋花手造活动, 10余名社区青少年前来参与。老师为社区青少年带来了一场主题为“你好,没关系”的情商培育活动,大家热情高涨,积极参与。第五市民驿站开展以“独轮手推车——团队合作”为主题的青少年体验式活动,吸引了近20名社区青少年的参与。

  江湾镇街道社区服务办主任金力炜介绍,市民驿站定位是为“一老一少”服务,“双减”后,他们想通过丰富的活动,发挥驿站书屋的作用,拓展服务青少年的渠道。

  作为“小升初”的学生家长,“双减”后,周砚文总面临女儿的灵魂拷问:“周末带我去哪里?”她很希望社区能发挥作用,让孩子参与到社区治理中,了解作为小公民的义务和责任。

  作为初中生的家长,贺丽娜的女儿在钟山初级中学就读,课余时参加了学校的新媒介素养课程,双休日、寒暑假会跟着专业老师去红色场馆等地学采访、主持,这个课程发掘了女儿的兴趣和自信,贺丽娜觉得只有孩子感兴趣才是适合开展的,“学校可以多增加孩子感兴趣的如漫画、围棋课程,充实课余生活。”而作为居民区书记,她觉得社区有相应的活动和资源,用好市民驿站也可以让孩子的课外兴趣得到发展。

  “双减“后,学生课余时间丰富了,在丰镇第一小学校长瞿晓意看来,如何吸引学生课后留校参加社团活动,让活动真正起作用很重要,而这正是学校困惑的地方,“是否每位老师都有能力开设一项能教育孩子的社团活动,可能要打个问号,所以更需要街道社区的资源平台。”她建议,街道不但可以将资源送进学校,也可以将辖区内学校资源整合在一个平台上,结合学校特色活动列具清单,各个学校可以在平台上进行选择。

  第五中学校长李西双则从初中层面出发,她表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包括了科技实验、调查类报告等各方面,而调查研究方面的培养是如今学生欠缺的,“到了社区就是大课堂,希望有专业的人带着学生做社会调查和探究,学校老师可以跟进辅助。”

  “现在家长希望孩子保证学业质量,也希望他们多接触人工智能等方面的知识,这需要系统学习。”复兴实验小学校长司徒琼觉得,街道的彩虹周末营很有特色,更希望能够系统化、课程化,“学校和社区形成良好互动,共建共享,才能让孩子明白他们也是美好生活的一份子。”

  “双减”后,江湾镇街道党群服务中心、团工委围绕“双减”组织了街道教育小区党建联盟座谈,12家中小学、幼儿园负责人围绕如何迎接“双减”政策落地后学校面临的巨大变革与创新,分享了各自的意见和看法,也提出希望通过党群服务中心、街道团工委的平台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社校共建活动。

  江湾镇街道办事处副主任陈维觉得,“双减”后,社区可以为学生释放平台和载体,但在学生管理等方面可能不够专业,需要双向融合,“比如让学校老师来社区培训社工的专业技能。”此外,“15分钟幸福圈”的活动打造,一定与社区互动,有社会实践意义的,要引导学生参与社区共治共享,为社区出一份力。

  江湾镇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吴亚杰表示,“双减”后,要加强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传统文化教育,了解身边的历史;引导孩子重新回归自然,看看新农村的变化;利用社区资源,对孩子进行特色培训;也可依托市青少年活动中心等定制适合青少年的劳动技能项目,树立正确劳动观。

  “新政落地后引起了学校、家长、社会等各方思考,‘双减’工作中,社区应该发挥更大作用。”江湾镇街道党工委书记刘玉伟认为,街道社区是有实践活动资源的,要努力延伸到社区每个人,此外要结合孩子特点与时俱进创新工作方式方法,这关乎孩子的未来,“要教会孩子热爱生活,热爱社区,培养有幸福生活能力的人。”